会计硕士简介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2004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指导下的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中国人民大学等21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2009年,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25所院校首开先河开始培养全日制双学位会计硕士,2012年,全国招生院校增至109所。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向会计职业,培养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会计工作领导潜质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
会计学硕士与会计硕士的区别
恩波教育专业硕士研究中心认为:会计专业硕士与会计学硕士,各有侧重,在培养方式、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区别 |
会计学硕士 |
会计专业硕士 |
招生录取不同 |
以推荐免试为主,保送比例高,一般为50%以上。 |
以全国统考为主,保送比例相对较低,一般为15%-30%左右。 |
培养模式不同 |
主要以理论教学、硕博连读为主要培养模式,学制一般为三年。 |
主要以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团队合作、注重培养创业型、职业化素质,学制一般为两年。 |
培养方式不同 |
主要以公费和委托培养为主,自费情况较少,并设置有大量的奖学金。 |
会计专业硕士主要以自费培养模式为主,设有少量的奖学金。 |
课程设置不同 |
会计学硕士作为学历教育,重点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如财务理论、会计理论、审计理论、国际会计等会计相关知识。 |
会计硕士作为职业教育,则更多偏重于实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
教学模式不同 |
各个院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 |
全国会计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指导意见,强化教学质量 |
考试科目不同 |
初试 |
初试 |
政治100分英语一100分 |
英语二100分 |
|
数学三150分 |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 |
|
考察目标不同 |
考察学生数学推理及数学分析能力,考试强调难度 |
考察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考试强调速度与技巧 |
录取标准不同 |
要以录取优秀的具备科研能力的人才为主,初试要求很高,复试重点对专业课知识及理论进行考察。 |
主要以录取具备职业化素质的人才为主,初试要求偏低,复试重点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尤其重点对职业背景进行考察。 |
实践要求不同 |
无明确实习时间限制 |
要求有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时间 |
职业认证不同 |
无相关社会认证 |
会计专业硕士获得CPA,ACCA等多方认证,可拥有部分职业资格免考的优惠政策 |
导师制度 |
单导师制度 |
双导师制度 |
毕业证书不同 |
管理学硕士 |
会计硕士、会计从业资格证 |